【胜诉故事】房屋紧邻高速申请补偿遇阻,律师据理力争助男子撤销不当决定促重新处理
2025年8月,山东潍坊的男子马金阳站在自家屋前,望着不远处日夜车流不息的高速公路高架桥,满是无奈。“当初选这儿,就是离村口近能照顾老人,价格也合适。”他跟发小说起四年前买房的初衷,可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似踏实的决定,会让自己陷入一场耗时许久的行政纠纷。
时间回到2021年2月,马金阳揣着多年积蓄,从同村人于振彪手里买下了一处老砖房。这房子位于高速公路高架桥北侧,距离桥体仅十五到二十米。彼时高速公路建设已启动,机器轰鸣声日夜不停,但马金阳没放在心上,满心盼着路修通后日子能更方便。
可随着工程推进,高架桥逐渐成形,马金阳的生活彻底变了样。白天夜里,车流呼啸而过的噪声让人难以入眠,“不光吵,还总担心安全问题。”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的是,邻居家因为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早已拿到补偿搬走,周边只剩他一户人家。而自己的名字,从没出现在征收名单上,相关部门也从没找他协商过补偿的事。
2024年5月,马金阳反复琢磨后,写下《履行补偿安置职责申请书》,把房屋位置、面临的安全隐患和生活困扰逐一说清,寄给了县行政机关。可一天天过去,他始终没等来回复。直到2024年12月,迟到七个月的答复终于来了。可薄薄几页纸,瞬间浇灭马金阳的希望,对方拒绝了补偿请求,理由是房屋不在征收范围内,且不符合“一户一宅”条件。
“凭啥别人家能拿到补偿,我就没有?”马金阳把纸揉成一团,又不甘心地慢慢展开,绝望中,他想起了在北京打工的发小,拨通了电话倾诉烦恼。发小建议他找专业律师维权,马金阳立刻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多方对比后,找到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所研判后接受委托,指派在征拆领域经验丰富的律师代理此案。
在会议室里,马金阳把自己的经历讲了出来。冠领律师仔细研究案情后,很快发现了关键突破口:涉案房屋虽不在最初征收红线内,但镇行政机关曾于2022年4月向县行政机关提交请示,将临近红线的房屋纳入征迁范围。而县行政机关当时已同意,还特别明确“只补不征”政策。这就意味着,县行政机关早已通过行政行为,确认了对马金阳房屋的补偿义务。
基于此,冠领律师形成清晰办案思路,着手收集相关证据,包括镇行政机关的请示和县行政机关的批复,证明其已通过内部文件将房屋纳入补偿范围。一切准备就绪,律师代理马金阳向市行政机关提起了行政复议,请求撤销县行政机关的不当答复。
听证会上,冠领律师条理分明地指出,县行政机关此前已经通过“只补不征”政策文件,明确确认其应当履行的补偿义务。根据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和拘束力,这种效力不仅约束行政相对人,同时也约束行政机关自身。因此,行政机关在作出补偿决定后,就应当严格遵守依法行政原则,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否则将损害行政行为的公信力和稳定性。
最终,市行政机关经过审查,采纳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于2025年8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县行政机关2024年12月作出的答复,责令其依法对马金阳的申请事项重新处理。
拿到复议决定的那一刻,马金阳那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安稳落地。而这一结果的取得,得益于冠领律师的专业投入。他们深入剖析案情,精准把握法律要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在听证会上据理力争。每一个环节,都为维护马金阳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冠领律师将持续跟进此案,全方位保障马金阳的合法权益。(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董振杰
文章类型:原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