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平房屋被指违建强拆,拆迁补偿诉求如何突破时效障碍维权
甘肃兰州的安萱萱(化名)拿着法院确认强拆违法的判决书,压在心头两年的石头终于落地——她那处有合法产权证、面积超千平的房屋被强拆,镇政府不仅以“违建”为由拒付足额补偿,还以“超起诉时效”抗辩,好在冠领律师帮她突破时效障碍,确认强拆违法,为后续争取拆迁补偿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站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以下内容。
2022年11月,安萱萱总面积1023.79㎡的房屋被不明身份人员强拆,她虽出示产权证却遭无视。此后两年,她四处维权却因找错部门、表述不当无果,2024年7月才通过信访得知强拆主体是镇政府,但镇政府以“房屋属违建”为由拒绝足额补偿(称无手续不予补偿)。可事实上,房屋是2007年从信用社购得,已办理产权合并登记,2009-2013年还多次成功办理抵押登记,产权合法。2024年,安萱萱委托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维权。
2025年1月,律师代理安萱萱提起确认强拆违法之诉,庭审中直面两大争议:其一,镇政府主张“强拆于2022年发生,2025年起诉超时效”,律师援引最高法批复反驳,指出起诉时效应从“知道强拆主体之日(2024年7月)”起算,2025年起诉合法。
其二,针对“违建”说法,律师出示产权证、抵押记录,强调房产证核发即代表规划合法,镇政府无违建认定决定书,主张不成立;同时指出强拆未履行催告、公告等程序,属程序违法。
2025年8月,法院采纳律师全部意见,判决确认镇政府强拆行为违法。“确认违法后,终于能名正言顺要补偿了。”安萱萱说道。
此案表明,拆迁补偿权益维护需重视时效与证据。即使强拆后多年才明确责任主体,仍可依据法律规定主张权利;产权证明是反驳“违建”、争取拆迁补偿的核心证据,遭遇类似情况时,保留产权文件、信访记录,委托专业律师突破维权障碍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冠领说法:千平房屋被指违建强拆,拆迁补偿诉求如何突破时效障碍维权?”一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您还有其他疑问,可咨询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律师团队!免费热线400-8787-666,联系律师后可见面详细咨询!
撰稿人:姚晓婷
审稿人:马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