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故事】弟弟擅自签订低补偿拆迁协议,律师直击签约程序瑕疵助哥哥维权获胜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5-05-19 09:27:19    

  何伟成在杭州一处工地的铁架间穿梭,汗水浸透了灰扑扑的工装。他想着再熬两个月,年底就能攒下一笔钱,给山东临沂老家翻修那间漏雨的偏房。父母走得早,留下的老屋虽旧,却承载着他和弟弟妹妹们所有的童年记忆。

【胜诉故事】弟弟擅自签订低补偿拆迁协议,律师直击签约程序瑕疵助哥哥维权获胜-1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弟弟何伟斌的声音透着兴奋:“哥,老房子要拆迁了!”何伟成心头一热,可还没等他细问,弟弟就匆匆挂断了电话。何伟成想着拆迁一事还没落实,先把手头工作完成再回老家也行。2024年8月的某天,村里远房堂叔发来一条语音,语气里满是惋惜:“伟成啊,你弟已经把拆迁协议签了,补偿款都定了……”

  何伟成攥着手机,不明白弟弟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父母留下的房子,是他们共同的财产,怎么能在他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私自签了协议?他连夜买了火车票,颠簸十几个小时赶回山东临沂。推开家门时,何伟斌正蹲在院子里抽烟,见了他先是一愣,随即递上一根烟:“哥,你咋突然回来了?”

  何伟成没接,径直走进堂屋。桌上摊着一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何伟成拿起翻看,发现补偿标准低得离谱——每平米不到三千,而隔壁村的拆迁价足足高了一倍。更让他寒心的是,协议末尾赫然签着兄弟二人的名字。

  这时,何伟斌支吾道:“村委会催得紧,说错过这期就没名额了……我也是为家里好。”何伟成转身去了村委会讨要说法。没承想却被村委会告知他们也是按照街道办的委托办事,让他去找街道办。

  何伟成来到街道办,工作人员告诉他补偿安置协议合法有效,不能撤销。何伟成失落地走出街道办办公点,烈日炎炎,晒得他有些晕眩。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弟弟擅自做主的愤怒,也有对补偿不公的不甘。他思忖着,难道真的就这么算了?父母的房子,承载着他们兄弟无数的回忆,如今却要被如此低廉的价格拆迁,他实在难以接受。

  回到家中,何伟斌正低着头坐在院子里,神情沮丧。何伟成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伟斌,你知道那房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你怎么能不跟我说一声就签了协议?”

  何伟斌抬起头,眼眶有些发红:“哥,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也是想让家里过得好点,我以为签了协议就能拿到钱,给爸妈修个新坟,可我没想到补偿款会这么低……”何伟成听后,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他明白,弟弟也是出于好意,只是欠缺考虑。接下来的日子,何伟成四处奔走。经网络了解,求助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所指派律师朱鹏锟、董鑫蕊代理此案。

【胜诉故事】弟弟擅自签订低补偿拆迁协议,律师直击签约程序瑕疵助哥哥维权获胜-2

  冠领律师介入后,迅速展开了工作。深入研究当地的拆迁政策法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本案相关的条款细节,试图从政策层面找到突破点。同时,两位律师还仔细查阅了何伟成家老宅的产权资料,多次前往房产管理部门核实房屋信息,确保房屋产权归属清晰,为何伟成兄弟争取权益提供坚实的产权依据。

  为了证明何伟成并未授权弟弟签订协议,律师们不辞辛劳地在村里进行走访调查。他们挨家挨户询问邻居,了解协议签订时的情况,收集能够证明何伟成不知情的证人证言。每一份证言,律师们都认真记录、整理,力求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2025年3月,律师将街道办列为被告、村委会列为第三人,代理何伟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庭审中,街道办辩称,何伟斌与村委会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合法有效,拆迁安置补偿程序也合规。

  面对街道办的种种说辞,冠领律师毫无惧色。律师深知,胜诉的关键在于证明被诉行政协议的订立并非何伟成的真实意愿。律师指出,案涉房屋原属何伟成父亲所有,其父母均已离世,除了何伟成、何伟斌外,还有其他兄弟姐妹。此外,村委会也承认,协议上“何伟成”的签字并非其本人所为,且无法提供何伟成委托或追认的确凿证据。律师进一步强调,被诉行政协议仅包含案涉房屋权利人四个子女中两人的有效签字,存在重大且明显的缔约违法情形。

  2025年4月,法院经过审理,判决确认街道办委托村委会于2024年8月13日订立的案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无效;街道办就案涉房屋的补偿事宜依法采取补救措施。

  何伟成通过法律途径成功捍卫了合法权益。法院的判决不仅否定了违法缔约的协议,更彰显了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冠领律师的专业与坚持,为何伟成兄弟争取到了重新协商补偿的机会,也为类似案件树立了依法维权的典范。(文中除冠领律师外均为化名)

【胜诉故事】弟弟擅自签订低补偿拆迁协议,律师直击签约程序瑕疵助哥哥维权获胜-3

【胜诉故事】弟弟擅自签订低补偿拆迁协议,律师直击签约程序瑕疵助哥哥维权获胜-4

  撰稿人:毛梦遥

  审稿人:段光平

  稿件类型:原创B

相关推荐